关闭

硕博导名单

博士生导师

首页 > 招生与培养 > 硕博导名单 > 博士生导师 > 正文
丁建宁

丁建宁,现为扬州大学党委书记、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光伏产业链首席科学家。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会士,江苏省333一层次人才,新世纪百千万国家级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江苏省光伏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主任、国务院学位办批设的面向国家光伏产业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负责人。

长期从事光伏等新能源制造技术及装备研究。坚持从材料、结构、制造工艺到装备一体化理念,基础与工程研究并重,以光伏全产业链(材料、电池片、组件)工程难题为导向,开展机械、材料与能源的学科交叉研究。在推动光伏产业技术进步方面取得系统的创造性成就,为中国光伏产业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以“高效低成本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表界面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成果和技术为依托,突破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中光吸收、载流子传输与收集、装备制造等“卡脖子”技术,探明高效低成本晶硅太阳能电池表界面机制,创建全球首条高效低成本电池规模制造生产线,20次创电池效率和组件功率世界纪录,被载入世界电池效率路线图。该项目成果引领国际光伏产业技术,实现了我国光伏制造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通过对多晶硅冷氢化生产核心专用加热合成反应器成套工艺装备的技术开发,推动我国多晶硅冷氢化工艺过程工程化应用,实现了闭环式、低成本、低能耗和高效率生产。满足了多晶硅生产、石油化工等行业的需求,其核心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的推广应用打破了国外技术在该领域的封锁,改变了我国多晶硅生产技术落后、能耗和物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提升了我国多晶硅生产的核心竞争力和光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半导体和光伏等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废物回收再利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同时,在低温储能、燃料电池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发现低温去溶剂化机理,突破低温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国际上首次将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稳定性能的工作温度拓展到零下100℃。

主持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科技部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Nature 1篇、Science 2篇、Science子刊1篇,论文被他引5421次;制定国家标准2件;出版《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技术》(获图书奖二等奖)、《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等编著作8部;授权发明专利200余件;获何梁何利技术创新奖,亚洲光伏成就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中国专利银奖1件和中国专利优秀奖1件;荣获江苏省专利发明人奖、江苏省创新争先奖章、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等。


电话

  • 0514-87586251
  • 0514-87970039

传真(FAX)

  • 86-0514-87311374

地址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华扬西路196号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吴州东路198号

版权所有 © 2025 扬州大学碳中和技术研究院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