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日下午14:00,为深化师生对新能源领域前沿动态的理解,推动学科交叉创新,于扬州大学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401会议室举办专题学术报告会,特邀法国贝尔福蒙贝利亚技术大学廖汉林教授与国家级特聘教授葛善海教授作主题报告,报告近百名师生参与交流。
廖汉林教授:法国贝尔福蒙贝利亚技术大学氢能研究进展
作为法国贝尔福蒙贝利亚技术大学终身教授,廖汉林教授以《法国贝尔福蒙贝利亚技术大学氢能研究进展》为题,系统解析了法国碳中和战略框架下的区域协同创新模式。他重点介绍了当地"大学-产业-政府"三位一体的氢能生态网络建设经验,强调技术转化需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在技术层面,廖教授展示了ICB实验室在热喷涂涂层优化、3D打印氢能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最新突破,其团队研发的氢能公交车已实现规模化应用,为氢燃料电池商业化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葛善海教授:清洁能源产业挑战与突破路径
国家级特聘教授、能源材料领域专家葛善海教授以全球视野剖析清洁能源发展格局,对比国内外风能、光伏、储能与氢能产业布局差异。针对当前储能行业痛点,他深入剖析了高镍正极材料结构失稳、硅基负极体积膨胀、固液电解质界面失效等关键技术瓶颈,并提出基于多尺度建模的材料设计新思路。葛教授特别分享了其团队开发的电池热失控仿真平台,该成果通过精准预测锂离子电池火灾演化规律,为储能系统安全防护提供理论依据。

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就氢能储运技术路线选择、锂电池热失控难点等热点问题与专家展开深入讨论。两位专家的报告既呈现了国际前沿动态,又扎根产业实际需求,为我院新能源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学院将持续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