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以“共话‘双碳’,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碳中和产业发展创新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大会汇聚了专家、企业家和政府代表,探讨碳中和产业的发展趋势、创新机制和市场机遇,推动绿色低碳经济体系的构建,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扬州大学校长丁建宁
扬州大学校长丁建宁发言表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新能源产业发展。从实际国情出发,制定“双碳”路径,必须要有新能源来进行支撑。在能源获取类型中,利用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方式,是构建以风光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然路径。此外,风光新能源有助于能源转型、减少碳排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为国家名片,光伏产业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十分关键。从晶硅电池技术迭代到目前主流的TOPCon技术。薄膜电池和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技术也是热点,期待新技术出现。丁建宁最后指出,晶硅电池需解决轻量化、抗辐射性等诸多难点。钙钛矿电池成本低、效率高、抗辐射能力强,可走叠层电池路线,但仍需解决稳定性和大面积产业化技术问题。
本次大会由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指导,中石化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等多部门协会共同主办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