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科学研究

研究动态

首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动态 > 正文
扬州大学丁建宁、方志敏AFM:克服宽带隙钙钛矿中的相分离:从进展到展望

近日,扬州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丁建宁方志敏在材料Top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SCI一区,IF:19.92)上发表综述论文(Overcoming Phase Segregation in Wide-Bandgap Perovskites: from Progress to PerspectiveDOI10.1002/adfm.202404402)。扬州大学为该论文第一单位,扬州大学青年百人方志敏老师为第一作者,扬州大学丁建宁教授、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刘生忠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1. a)相分离钙钛矿中的电荷复合行为;(b)离子迁移导致相分离;(c)影响相分离的关键因素

宽带隙钙钛矿太阳电池在诸多光伏领域展现了广阔应用前景,例如叠层太阳电池、室内光伏和半透明建筑一体化光伏等。然而,这些由混合卤素策略制备的宽带隙钙钛矿在连续光照下会出现严重的相分离,导致非辐射复合加剧,从而降低太阳电池开路电压和光电转换效率。鉴于此,扬州大学丁建宁&大连化物所刘生忠于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刊发克服宽带隙钙钛矿中的相分离:从进展到展望的综述。论文介绍了宽带隙钙钛矿中相分离的产生和逆转过程,以及相分离的主要表征技术。详细总结了通过各种策略增强宽带隙钙钛矿太阳电池光稳定性的最新进展。这些策略主要集中在组分设计、结晶调控、抑制离子迁移和应力调控等方面。最后,论文展望了促进高效和光稳定的宽带隙钙钛矿太阳电池发展的主要挑战和潜在研究方向。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央高校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404402


电话

  • 0514-87586251
  • 0514-87970039

传真(FAX)

  • 86-0514-87311374

地址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华扬西路196号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吴州东路198号

版权所有 © 2025 扬州大学碳中和技术研究院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