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研究队伍

人才招聘

首页 > 研究队伍 > 人才招聘 > 正文
扬州大学碳中和技术研究院 2024年海内外优秀人才招聘公告

一、研究院概况

碳中和技术研究院是扬州大学为了充分发挥江苏省双碳产业的区域经济优势和学校综合学科优势,进一步集聚学校碳中和技术人才、技术资源,于2022619日成立的直属实体研究机构。研究院围绕高效光伏技术、新型储能技术、新能源制造装备创新、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农业减碳增汇技术、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节能减排新技术、风能氢能清洁能源技术、碳中和战略研究与咨询等九大研究方向,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碳中和产业发展。

研究院现已建成“光伏研发试验平台与钙钛矿电池小试线”、“宽温阈储能技术研发试验平台及中试线”、“新能源技术研发试验平台”、“新型光电研发试验平台”和“公共测试实验室”等一系列新能源技术研发、概念验证平台,硬件设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具备能够完成光储产业从新器件、新技术的原型开发到产业化中试生产的完整过程的能力。

二、招聘基本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二)品行端正、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立德树人、团结协作、敬业乐群、身心健康。

(三)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坚持言行雅正、遵守学术规范、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积极奉献社会。

(四)无违法犯罪记录;无党纪、行政纪律处分记录;无师德师风负面清单行为等。

三、专业要求及研究方向

专业要求: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原则上需与研究院研究方向强相关,智能电网、新能源技术及装备、智能制造、数字孪生、机械学习、光伏、储能、氢能、碳足迹碳汇等方向,具有工程化背景者优先。

四、招聘岗位和引进待遇

(一)杰出人才(A,一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发达国家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诺贝尔奖”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或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与以上人才学术水平相当的杰出人才。引进待遇面议,薪酬(税前)不低于150/年。

杰出人才(B,一般为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或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才。科研启动费150-500万元,购房补贴、安家费300万元(税前),薪酬(税前)不低于130/年。

(二)领军人才(A,一般为国家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或取得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重要科研启动费130-450万元,购房补贴、安家费220万元(税前),薪酬(税前)不低于90/年。

领军人才(B,一般为国家级人才工程项目(青年)入选者,或取得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领军人才。科研启动费115-350万元,购房补贴、安家费150万元(税前),薪酬(税前)不低于70/年。

(三)拔尖人才-特聘教授(A)(B)(C,一般为我校学科建设急需,并在相应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专家。科研启动费30-120万元,购房补贴、安家费55-80万元(税前),薪酬(税前)30-40/年。

拔尖人才-青年百人,一般为相应学科领域有较强学术影响力和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科研启动费15-30万元,购房补贴、安家费45万元(税前),薪酬(税前)不低于30/年。

(四)优秀人才,包括一般教授、海内外优秀博士(A)(B)(C)、学科和专业建设紧缺的博士、副教授、一般博士。科研启动费6-15万元,购房补贴、安家费25-40万元(税前),租房补贴1000/月(税前)(支持3年)。

(五)创新团队,对于在学科前沿领域已取得突出成就或具有显著创新潜力,以上述第一至三类型人才为带头人或核心成员的团队,除团队成员享受以上相应人才类别待遇外,根据实际水平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团队特别支持。

以上各类招聘岗位请下载《扬州大学2023年海内外优秀人才招聘岗位信息表》,岗位要求的业绩条件和引进待遇等请咨询研究院或学校人力资源处。

五、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

取得博士学位,年龄在35周岁以下;具备全日制进站工作条件;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原则上不低于学校该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的基本要求;拟开展的研究工作与流动站的研究方向基本一致,并具有创新性。普通全职博士后年薪25万(税前),师资博士后年薪30万(税前)。

六、学校主要支持措施

学校对于全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符合省主管部门条件的可以纳入江苏省事业编制管理,在医疗、养老等方面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学校在人才培养、职称评聘、项目申报等方面将提供大力支持和政策优惠;学校根据人才类别和实际情况提供办公和实验用房、团队助手、住房、周转房、租房补贴、配偶工作、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支持条件和服务措施;在教学科研岗位无专业技术职务但科研特别突出的优秀博士,可在两年内享受副教授职责绩效。符合扬州市相关人才政策资助条件的优秀人才,可享受地方人才政策。

七、招聘程序

研究院高层次人才招聘工作常年开展,随时接受应聘申请。

招聘主要程序:

(一)应聘者提交个人电子简历至研究院联系人邮箱,发送邮件主题格式:姓名+毕业院校+学科(专业)。

(二)研究院根据工作程序组织资格审核、考核、考察、公示等。

(三)学校定期召开会议,对拟引进人员进行审议。

(四)研究院通知审议通过的人员来校人力资源处办理入职手续。

八、研究院办公室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老师、董老师;电话:0514-87586251;邮箱:yztzh_office@126.com

地址: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华扬西路196号;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吴州东路198


电话

  • 0514-87586251
  • 0514-87970039

传真(FAX)

  • 86-0514-87311374

地址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华扬西路196号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吴州东路198号

版权所有 © 2025 扬州大学碳中和技术研究院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